“蒸汽養生”助力混凝土施工提質增效
冬季,是混凝土施工最困難的季節。氣溫過低,不但施工速度會有所減緩,混凝土正常的水化作用也受影響,使構件強度增長速度放慢,這直接威脅到工程質量和建設進度。如何克服這一不利因素,成為眼下工程施工麵臨的一大挑戰。
由於工期緊、任務重,又馬上進入冬季。針對當地氣候特點,為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,有些單位訂購多台午夜理论福利混凝土養護蒸汽發生器,放棄傳統灑水覆膜養護方法,采用蒸汽養生法,以實現混凝土蒸汽養護的自動化控製。
理由很簡單,傳統方法雖然管用,但單純依賴覆膜後混凝土水化反應蓄熱,不能確保溫度均衡、穩定,混凝土強度增長緩慢,工程質量也易出現問題。但借助蒸汽的循環流通,維持溫度、濕度均衡和穩定,利用其養護均勻的特點,實現對養護質量的有效掌控是值得的。
蒸汽養生技術
適用範圍:當室外溫度高於5℃,但因灑水自然養生法周期較長,為提高周轉材料如模具和底座的利用率,提高生產效率,應采用蒸汽養生法消除各種不利環境因素的影響。
蒸汽管道的布設:秋季進行混凝土施工,混凝土自身的水分散失較快,特別是在白天,宜分段澆築、分段覆蓋;覆蓋前布設提前加工好的蒸汽管道,全部覆蓋後在蒸養棚一端接通蒸汽進行養生。
【預養階段】
一般情況下,混凝土蒸汽養生的預養期為2h,從混凝土澆築完成至開始通蒸汽的時間間隔。而秋季因混凝土本身的水分散失較快,故在其預養期開始1h時,用蒸汽發生器向蒸養棚內送蒸汽3次,每次送氣10min。
【恒溫階段】
恒溫期是混凝土強度增長的主要時期。通常情況下,恒溫期的主要技術參數為:恒溫溫度(60℃~65℃)和恒溫時間36h以上。
【降溫階段】在降溫期內,由於混凝土內部水分急劇氣化,以及構件體積的收縮和拉應力的產生,如果降溫速度過快會導致混凝土強度的降低,甚至出現質量事故;同時,此階段如失水過多,將影響後期水化和後期強度的增長。因此,在降溫期內,一定要控製降溫速度,降溫速度≤3℃/h,並直至棚內外溫差≤5℃時,方可掀棚,掀棚後6h後方可拆模。
構件開棚後與拆模後,仍要對構件繼續灑水養護,養護時間≥3d,每天≥4次。冬季預製施工,不能有半點馬虎。混凝土澆築完後,要進行更為重要的養護工序,控製箱梁外部環境的溫度和濕度,避免溫度過低帶來箱梁質量隱患。
混凝土澆築完成後的前3天,是構件強度提升的關鍵時間。傳統養護方法一般要7天才能達到張拉強度要求,現在采用蒸養方法養護,強度增長較普通養護更快,增長穩定,保證混凝土及早達到拆模強度,縮短節約施工循環時間,保證工期,讓戛灑江特大橋建設再提加速度。